“信息化2.0”时代来临,信息化校园你知多少?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而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不难看出,信息化校园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息息相关,为新时代校园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那么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应该如何落地呢?

降低资金投入,社会化运营共建基础层应用

基础层为整个“信息化校园”系统能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基础层指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有线网、无线网的高效运行。

而现如今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网各种设备的折旧率高,更新速度快;校园网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费不足;出口带宽不足;高校信息中心人手有限。

加入社会化运营后,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会一一得到解决。以新路服务的部分高校为例,在新路网络介入升级之前,高峰时段的校园网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经常会出现掉线、断网等现象。将校园网的运营工作交给新路后,新路搭建了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师生可以在教学区、办公区以及宿舍区漫游、无感知认证上网。与此同时,新路将学校原有的7G出口带宽升级至20G(移动10G+联通10G),提速扩容后的校园网将告别高峰时期网络不稳的情况。

社会化运营将会大大降低高校每年在网络建设方面的经费支出,以前,高校往往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补贴校园网运营。在新路介入后,节省了大量的专线租赁费用,新路网络安排专人工程师入驻高校,减轻高校信息中心人手不足的现象。

新路网络作为高教领域的互联网服务商,采用创新的模式,将融合通信、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服务领域,帮助高校将运营商的通信能力和校园信息化整合起来,用专业的服务能力帮助学校优化校园网,节省运营费用,形成“网好、不贵、安全、 省心”的校园网服务,促进高校信息化快速成熟。

校园万物联网,打造全新的信息化校园

2017年11月2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启动会上指出:教育信息化将不再仅仅是“可做或可不做”“可多做或可少做”的选择,而是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将与教育所包含的一切空间深度融合,促进产品以及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校园物联网”。

校园信息化建设到这一层,感觉已经比较丰富了,能实现校园物联网+这个概念,但这些都还只是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工具,还只能算是一至四阶段的建设内容,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校园。要给教育的工具装上智慧的大脑,即平台层的建设内容:信息化校园云平台。

新路网络不仅仅全媒体呼叫中心、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帮助学校招收到更好的学生,让毕业生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还能从师生的点滴生活入手,让科技为教育赋予新的能量。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新路网络不仅仅提升了师生用网体验,还开展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合作。为欧亚学院建设招生系统、后勤报障系统、教师绩效管理系统、教学实践管理平台、签到考勤系统、微校等,助力欧亚实现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校园2.0,新路网络在行动

信息化校园2.0的推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和转变。

1:教育资源观转变。“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

2: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

3:教育技术观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

4:发展动力观转变。“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5:教育治理水平转变。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

6:思维类型观转变。“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有力的主导了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新路网络不仅为信息化校园建设提供了硬核技术支持,更重要是补齐了软件能力,让信息化校园的网络管理方案可用、可行、可落地。

上一篇:“战疫”优秀创新应用案例评选结果发布
下一篇:疫情下的美国校园:留学生锐减 签证新政再来一波暴击

网友回应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