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的宿舍里,多了几位新“宿管”。与传统宿管照顾学生们的饮食起居不同,这些“宿管”更像“学业助教”——督促学生学习,协助他们查缺补漏,为他们提升学业“△值”制定精准化辅导建议。这项始于本学期的宿舍学导制试点工作,将打通校级、院级、师生间的沟通壁垒,让教学供给侧真正匹配到学生们的心坎里。
精准到人 238名学生238份“辅导方案”
入学不久,城建学部土木工程类专业238名大一新生就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实践性学习。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老师们的带队下,他们走进北京市排水集团,参观北京城市排水系统的建构,了解“给排水人”的日常。这是他们了解专业、规划发展的第一步,却也是他们最大的“盲区”。但自从有了“宿舍学导”之后,他们有了“解惑人”。
今年1月,宿舍学导制试点工作在城建学部开展。也几乎是同时,由各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党支部牵头的个性化调研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教师党支部书记樊晓燕的调查表格中,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无考研或出国计划、最大困惑等问题都囊括其中,共计46份。樊晓燕告诉中国网记者,这是他们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老师所带班级做的全面摸排。目的是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ID,为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在了解、分析基础数据后,他们将学生大致归为“引导”“帮扶”“重点关注”“其他”等五大类型。随后,就是宿舍学导精准化送教的阶段。
“宿舍学导由1至2名党员教师、1至2名党员学生组成,与学部内各宿舍点对点结对,为他们的学业提升送去‘问诊式’服务。”城建学部党委书记高春娣介绍。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在掌握了学生的个性化数据后,专业党支部更能将学生与宿舍学导精准配对。此后,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性格,宿舍学导逐一辅导、定制方案。这也是此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走进北京市排水集团实践活动的原因。“处于大一阶段,学生们对专业分流还充满很多未知,也不了解各个专业的具体内容和未来发展。”樊晓燕介绍。于是,宿舍学导想学生所想,把问题解决在前面。
除该专业外,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与轨道工程方向)等2个专业也参与到此次宿舍学导的试点工作中。专业党支部还分别开展了带学生走进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类“送教”活动。为学生心头之急“解渴”。
优化育人“供给侧” 让学生诉求有回声
“全面提高育人能力,着力打通育人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切实提高育人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打通育人 ‘最后一公里’。”——这是宿舍学导制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这也正是北工大为落实“三全育人”,不断优化育人“供给侧”做出的探索与尝试。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学生工作最高效的路径。”这句话,完全源自高春娣的工作实践与感悟。今年年初,城建学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提出:你获取校园信息和帮助最多的教师是哪类?在结果统计中,排名第一的是辅导员,占比85%以上;排名第二的是思政教师,占比80%以上;专业教师排名虽位居第三,但占比却仅有54%。但在一项针对专业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却显示,专业教师向学生提供的专业指导和帮助高达80%以上。是什么造成了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误差?经过分析,高春娣认为,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对称。如何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副校长吴斌给出了破局路径——缩小育人范围,精准到宿舍。
首批试点学部城建学部,瞄准学生最“叫渴”的领域——学业指导入手,把住“入口”和“出口”两大重要关卡,开始了内部的宿舍学导制试点。针对大一新生入学迷茫、学业规划未知等问题,以及大三学生毕业选择、升学出路等共性问题,学部通力协作,制定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由专业党支部牵头,由党员教师、学生与宿舍点对点“结对”,开展线上线下并轨的实时交流与辅导,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方案。纵向上,学导打通宿舍的最后一公里;横向上,学导与班主任、辅导员联动,协同育人。将学生的差异化问题“分发”到各部门、各学科教师,实现真正的全员育人。“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将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深入学生的方式,也是对教师使命感、责任感的唤醒与重塑。”高春娣说。
在北工大,育人是点,关注个性、逐一破题;育人是线,各级教师联动,取长补短;育人是面,师生合力,教学相长。把供给送到宿舍门口,让学习与成长真正提升每位师生的获得感。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