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神奇的城市,如果没有去过,都深信有一天一定会去;如果已经来过,都深信还会再来。”
东莞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也许只有东莞才可能改写诗圣杜甫之名段:
“莞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松湖也能几回闻。”
公元2021年4月24日,星期六。
辛丑牛年,农历三月十三。
51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
51年后的今天,东莞市第二届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决赛在美丽的松山湖二小拉开了帷幕!
最近两年来,东莞以“打造品质教育”为核心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成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建设的精彩缩影。东莞:
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打造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范例
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高地
打造智慧教育治理的新标杆
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品牌
打造增强民生福祉的新窗口
......
【整体之感】
“有能力的人,在做;没有能力的人,在说。”
从“改变课程才能改变学校”,到“改善区域课程才能改善一方教育”,无疑是认识上的飞跃。东莞第二届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决赛,充分彰显出东莞基础教育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呈现的新面貌和产生的新经验。
东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具有主题性、先导性、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辐射性等特点,
品质彰显,
全国领先,
值得传扬!
【精彩之处】
“把‘无界的认知’和‘无私的心境’结合起来最易于产生出伟大的思想智慧来。”
我认为东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有三大亮点:
1.有鲜明的大赛主张
“创造未来、无限美好”是本次未来课程设计大赛的主张。
“创造未来”是最好的教育领导力表达。
因为,“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无限美好”是首善的教育价值观表达。
因为,“教育不仅是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要为20所参赛学校的领导和选手点赞!
你们参赛,一定是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至少能播下一颗幸福美好种子,这样的种子会在某一个星光朦胧的夜晚或在某一个风调雨顺的早晨:
破土而出,
拔节生长,
开花结果......
2.有持续的大赛赛制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从去年的第一届到今年的第二届,以及即将到的明年第三届,东莞未来课程大赛的水平是:
一路向上,
拾级登高,
登高望远......
东莞未来课程大赛已成为东莞教育新的风向标!
我很喜欢郝露茜老师汇报时说的那句话“我们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20个未来课程设计都以儿童为中心、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显现了东莞教育课程建设的新生态。
它们,“已不是疫情期间隧道尽头的一丝光亮,而是点燃未来教育的美好阳光!”
3.有科学的大赛标准
标准是产品的最高定义,标准就是品牌。科学的标准才能实现:
以赛促建,
以赛促改,
以赛促成......
东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做到了,它有非常科学完备的评价标准。
【意料之外】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我认为东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有两个”想不到”:
1.想不到东莞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是如此地扎实而有效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名未来教育的研究者,我注意到了教研室要求所有参赛学校都要提供“课程纲要、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突出了“资源包和工具箱”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都要求参赛学校三人一起汇报,因为要求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我们老师更要合作完成教学设计;
都要求注意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表现性,变评价为课程实施的终点,为评价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终点,更是课程实施的起点,体现了“逆向设计”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
2.想不到是东莞中小学教师对“项目式学习”掌握得如此之好和如此在行
PBL是“Project---设计、Based---基础和 Learning---学习”三个英文的首字母。
这里的问题(项目)有这样的特点:
问题是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
问题是除了要关注技术性、还要关注社会性的问题
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
问题是跨学科的
问题解决需要一个方案
......
同时,这里的问题(项目)解决有这样的特点:
问题解决需要小组分工、合作交流
问题解决符合逻辑、能够分工合作
问题解决需要有产品
问题解决能够评价
......
真社会、真情景、真问题、真产品、真评价,这些非常理论、非常生涩同时又非常难以落地的概念和技法,东莞中小学教师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其中,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和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共同完成的课程设计作品:“超级码力”,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一孔之见】
“谁都能给的只能是建议,而不是智慧,智慧的属性决定智慧是不能给予的。”
我不算智者,只能给一点建议:
学校要不断增强“未来教育”的校本定义!
今天的未来课程设计大赛,不少参赛学校的汇报都围绕“项目式学习”。诚然,今天的“项目式学习”会让我们触摸到“未来教育”的笑脸,但学校还是需要不断增强“项目式学习”和“未来教育”之间的深度思辩,从而增强“未来教育”的校本定义!
我想下面几个追问,有利于我们增强“未来教育”的校本定义。
追问1: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和探索未来课程?
今天,我们讨论和探索未来课程,就是在讨论和探索未来教育,本质上是在讨论和探索什么是好的教育并通过好的教育为未来培养好的人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未来教育有为未来培养更好人才的价值取向!
追问2,什么是未来?
有两种辨证统一的观念:
一是“未来已来”,指的是人类已经从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变革对教育变革的呼唤和影响已来。
二是“未来就是本来,越未来、越本来”,指的是越未来,教育就越要回归育人的本质、越要不忘教育的初心。
所以,未来教育有手段上更追求技术变革、内涵上更追求教育本质的价值取向!
追问3:我们能看到未来吗?
赵铁夫先生诗云:
“如果我能看到未来,
浓情烈酒皆以淡,
此刻我却未释怀。
如果我能看到未来,
我看得到竟然是不同的现在。
我的现在是别人的未来,
我的未来是别人的现在。
我的倦怠是别人的期待,
我的期待是别人的倦怠。
如果我能看到未来,
我不想看到未来。”
其实,诗人已经看到未来。只不过,他看到的未来,存在未来和现在的紧密性、自己和别人未来的相对性等特点。
所以,未来教育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努力学习现实中更好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想,这三个追问有利于我们学校对未来教育进行“自我定义”,并通过“自我定义”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绽放”!
【祝福之语】
“真正的爱,超越语言的温度、灵魂的深度和生命的长度。”
祝贺东莞教育局叶淦奎先生、王健先生,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黄远先生等领导组织的,东莞万科黄湘梅女士等社会贤达献出爱心的东莞第二届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期待东莞市第三届未来课程设计大赛能取得更大成功!
祝愿东莞教育,明天会更好!
祝福东莞教育人,明天更幸福!
【点评之人】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郭其俊: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副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教科院及附属学校党委书记,曾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等职。
是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深圳市首位"百万年薪"公立高中校长和公立教科院院长,是《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国重点推介的高中校长,也是原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特聘的首位全国名校长及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广东名思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图文)
网友回应